文章主題:
|
孩子要手機,我該怎麼辦?
|
文章出處:
|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粉絲專頁
|
文章連結:
|
|
文章節錄:
|
網路如同空氣般,是我們生活必須。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生活中充滿各種手遊、社群軟體……,他開始會向你要求「我要手機!」這時候面對孩子手機要求,你是「給」?還是「不給?」
給不給手機,與團隊合作溝通力可是大大有關連呢! |
-已徵得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團隊同意,節錄轉貼分享此文-
文章主題:
|
孩子要手機,我該怎麼辦?
|
文章出處:
|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粉絲專頁
|
文章連結:
|
|
文章節錄:
|
網路如同空氣般,是我們生活必須。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生活中充滿各種手遊、社群軟體……,他開始會向你要求「我要手機!」這時候面對孩子手機要求,你是「給」?還是「不給?」
給不給手機,與團隊合作溝通力可是大大有關連呢! |
文章主題:
|
|
文章出處:
|
|
文章連結:
|
|
文章節錄:
|
1. 以暴制暴:「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 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採取自我破 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2. 當孩子情緒的奴隸:「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 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 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3. 男孩別哭:「男子漢不要哭,勇敢一點!」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徵,男孩也 有各種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權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
4. 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 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 自我概念。
5. 流於說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 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 機。
6. 迴力球效應:「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 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 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7. 阻斷話語:「怎麼垂頭喪氣的? 振作一點!」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 輕描淡寫,不但阻斷了親子溝通,也讓孩子相信情緒是不受歡迎的,進而築 起一道心牆,變成一個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顯得麻木的人。
8. 歸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 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 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
文章主題:
|
|
文章出處:
|
|
文章連結:
|
|
文章節錄:
|
三、建立自我壓力管理的能力 四、正念呼吸
二、別忘記當初的目標
|
文章主題:
|
|
文章出處:
|
|
文章連結:
|
|
文章節錄:
|
第二,給孩子練習的時間和機會。很多孩子從一早七點出門到回家已經晚上九點,沒有任何可以安排的時間。我們很難期待一個從沒機會管理時間的孩子能有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最後,不要忘了激勵。不論如何,他仍有願意努力及做得好的部分。時間管理好的孩子通常會有很好的自我概念、自尊,人際關係也不錯、懂得化解生活壓力。 就算了解時間管理的原理原則、理解孩子的發展,當他又小烏龜上身、睡美人附身時,你還是不免要火冒三丈。 《親子天下》彙整五個擊倒孩子時間管理壞習慣的祕笈,獻策給為此苦惱的爸媽。這些方法或許能「治標」,但是要「治本」,還是得回到教育的根本,回到你和孩子日日夜夜的生活中──給他足夠的愛、規律的生活、明確的規範、尊重與理解,並且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懂得放手,從「積極參與者」,成為一個「支持者、諮詢者」。到頭來,「時間管理」只是親子生活眾多困擾之一,提供我們更了解彼此、相互溝通的機會。........................................... |
文章主題:
|
從生活細節中找回專注力
|
文章出處:
|
蘇明進。2013-10 親子天下雜誌50期
|
文章連結:
| |
文章節錄:
|
在班親會時,我將我所觀察到的課堂現象和家長們分享,一位母親煩惱的說:「現在聽老師這麼說,我才覺得事情的嚴重。在家裡其實我們看不到孩子的學習面向,頂多看著他寫作業而已……他的確在家裡也有類似的行為,總是要人一叫再叫,才會有反應……」另一位媽媽則說:「老師,不知道您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孩子更有專注力呢?」
因此,我試著把對這些爸媽的建議整理出來,也期待我們親師雙方能夠共同在家裡、在學校,協力一起把孩子的專注力找回來!
關鍵一 第一時間就要有回應
關鍵二 眼神要注視著說話者
關鍵三 訓練肢體動作敏捷度
關鍵四 避免分心文化的影響
孩子不專心、容易分心、動作慢吞吞、常常叫了好多遍都沒有反應……這些都只是缺乏專注力的表面特徵;真正的問題核心,是因為孩子欠缺生活細節的要求,導致他們對於任何事情都選擇性的接收訊息。長久下來,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導致對日常生活的態度更顯冷漠。
進步,就藏在細節裡;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其實也就藏在大人們對於孩子生活細節的要求裡!
|